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如何破解中国经济困局?人民大学教授:中国应再造20家华为

十大品牌 2024年12月07日 00:35 5 cc

近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年度论坛(2024-2025)上,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刘晓光发布了一份备受关注的报告——《筑底回稳的中国宏观经济》。该报告为破解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提出了颇具创新性的建议,引发了学界和业界的热烈讨论。

如何破解中国经济困局?人民大学教授:中国应再造20家华为

报告认为,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并非简单的消费能力不足,而是中高收入就业岗位的创造能力匮乏。这一深层次问题,不仅限制了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更对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造成了制约。如何通过政策设计和资源配置,为经济注入新动能,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如何破解中国经济困局?人民大学教授:中国应再造20家华为

刘晓光教授指出,近年来,尽管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部分产业投资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传统投资模式下,经济增长的边际效益递减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尤其是中高收入就业岗位的稀缺,导致居民收入增长乏力,进一步压制了消费潜力的释放。这种“低收入就业岗位占主导—消费扩张乏力—经济增长乏力”的恶性循环机制,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掣肘。

报告批判了目前一种较为流行的观点,即中国经济需要从投资驱动模式全面转向消费驱动模式。它指出,这种观点忽视了中国经济当前所处的阶段性特征。现阶段,中国经济并不缺少消费意愿,而是缺乏支撑消费的中高收入就业岗位。只有通过大规模创造这类岗位,才能真正带动居民收入增长,进而实现消费能力和经济活力的双提升。

如何破解中国经济困局?人民大学教授:中国应再造20家华为

为应对上述挑战,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核心是围绕“中高收入就业岗位创造型”和“工资收入增进型”投资展开。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和先进生产设备的投资力度,鼓励全社会的设备更新换代和技术革新。刘晓光教授建议,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抵扣和财政补贴等方式,加快推动科研设备和生产设备的升级换代。这不仅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还能为高技术人才创造更多高收入的就业机会。

如何破解中国经济困局?人民大学教授:中国应再造20家华为

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工程化研究的投入力度,以推动技术突破和产业化。报告建议,中央财政赤字率可适当上调一个百分点,用以定向支持这些关键领域的投资需求。这一举措,不仅能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强大的资金保障,还能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如何破解中国经济困局?人民大学教授:中国应再造20家华为

最引人注目的是,报告提出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再造20家华为”。这一计划的核心理念,是通过扶持本土高科技企业发展,大规模创造中高收入就业岗位,彻底改变当前就业结构的低质化局面。刘晓光教授认为,这些企业的崛起不仅能直接带动就业,还能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为中国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如何破解中国经济困局?人民大学教授:中国应再造20家华为

高科技产业是知识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其发展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参与,同时能够创造更多附加值较高的岗位。从全球经验看,高科技产业的繁荣往往与中高收入岗位的大量涌现密不可分。

如何破解中国经济困局?人民大学教授:中国应再造20家华为

中国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充足的工程技术人才储备以及强大的市场需求,这些都为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政策引导和资源倾斜,培育一批像华为一样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不仅能巩固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还能带动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

如何破解中国经济困局?人民大学教授:中国应再造20家华为

报告的发布无疑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在中国经济处于“筑底回稳”的关键阶段,这种以中高收入就业岗位创造为核心的投资驱动模式,既是对传统投资模式的革新,也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如何破解中国经济困局?人民大学教授:中国应再造20家华为

通过实施“再造20家华为”计划,中国有望在未来几年内重塑经济增长动能,摆脱目前的下行压力,进而实现居民收入水平与经济发展质量的同步提升。这不仅对中国经济意义重大,也为全球经济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如何破解中国经济困局?人民大学教授:中国应再造20家华为

发表评论

心悦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心悦号. All Rights Reserved.